俗話說:民以食為天。食品安全,關乎每個人的健康生命,能否保障食品安全,讓人吃得健康、吃得安全,對老百姓來說是一件天大的事。自1995年起,衛生部將每年11月的第一周定為《食品衛生法》宣傳周。為組織宣傳食品安全法律和科普知識,呼吁群眾關心健康,注意衛生,把好食品安全關,南通市崇川區幸福街道文俊村社區的志愿者們行動了起來。
點滴入心,筑起孩子食安防線
“同學們,你們知道自己怎樣做好食品安全、保護自己嗎?”社區志愿者來到啟秀市北小學的課堂上,利用視頻、圖片等方式,深入淺出地向同學們介紹食品安全知識,結合小學生特點,特別列舉十大垃圾食品,并詳細介紹每一種的危害;羅列十大安全食品,講解其所含的營養價值,并號召同學們遠離“三無”食品,通過志愿者寓教于樂地講解,筑起孩子們心中對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線。“聽了今天的講解,才知道原來我愛吃的垃圾食品危害這么大,我以后要糾正不良飲食習慣,樹立健康科學的飲食觀念。”啟秀市北小學學生沈李璇說道。
重點監管,堅守企業食安紅線
食品安全的源頭還是在生產廠家,只有廠家在生產的過程中,始終堅守食品安全紅線,才能真正做好食品安全工作。社區食品安全巡查員在巡查轄區食品安全情況時,重點深入轄區食用油生產廠家江蘇金色秋天油脂有限公司,對于其原料的來源是否正規、食品的生產日期是否新鮮、制作流程的相關步驟是否衛生都進行了排查記錄,通過現場講解的方式普及食品安全知識,大力宣傳、普及相關法律法規,提升企業從業人員的食品安全意識、責任意識。
全面排查,保護群眾食安底線
菜市場不僅是民生保障的重點,也是居民食品安全關注的焦點,社區志愿者來到轄區菜市場,查看所售食品是否在有效期內,同時向商戶宣傳食品安全相關規定,并了解從業人員健康證持證情況,提醒商戶加強經營場所的衛生清潔,做到每天消毒,確保居民飲食衛生安全。志愿者還通過發放食品安全宣傳資料,大力宣傳 “制止餐飲浪費”“未加碘食鹽”等食品安全知識,并接受居民咨詢。此次活動發放食品安全宣傳資料200余份,接受居民咨詢50余人次,上戶走訪檢查門店商戶20余家,進一步增強了群眾對食品安全的關注度和參與感,營造了人人關心、人人參與,重視食品安全和誠信經營的良好社會氛圍。
下一步,幸福街道文俊村社區將繼續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,豐富宣教內容,讓食品安全知識深入人心,切實提升食品安全水平,把好居民幸福生活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通訊員 李瑋 李彬
校對 李海慧